大学英语教学计划 (2024 版)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深刻理解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教育的新思想、新战略、新要求,顺应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要求,进一步深化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根据《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20 版)及《东北师范大学“十四五”发展规划》等指导文件精神,在总结我校大学英语课程建设和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经验的基础上,制订本方案。
一、课程目标
东北师范大学本科(非英语专业)英语课程的培养目标是通过大学英语课程的分类分层教学和拔尖创新人才的特色化培养,提高学生的基础英语、通用英语和学术英语综合应用能力;通过智能平台支持的教师引导式大学英语个性化自主学习模式,强化深度学习,培养可持续的英语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一二课堂联动,评价方式多元,培养跨文化、跨学科、跨领域的知识、技能和态度,拓展学生全球化视野,使之成为能够适应全球化发展趋势、胜任国际化工作的高素质人才。 二、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
(一)大学英语分类分级教学
分类指的是大学英语的教学对象根据生源、录取方式及培养目标分为普通类、术科类和创新类。普通类教学对象为除外国语学院及术科类以外的全校各院(部)本科生;术科类教学对象为音乐、体育、美术、少数民族类(除外国语学院)的全校各院(部)本科生;创新类是各学院(部)针对专业人才英语能力培养单独定制的教学班,教学对象为各级各类拔尖创新基地班的本科生。
分级指的是普通类与术科类大学英语的授课方式与内容依据不同英语水平层级划分,开展因材施教,分为 A 级、B 级和 C 级,分级依据为东北师范大学秋季学期期初英语水平测试。测试成绩为 75 分及以上的学生为 A 级,成绩为 74 分及以下的学生为B 级和C级,C级成绩范围依据当次考试成绩分布予以制定。
(二)大学英语的学生须修满规定学分的大学英语课程
普通类和术科类的学生须修满 6 学分的大学英语课程,采取 4+2 模式,即大一秋季学期4 学分、春季学期 2 学分。创新类的学生须修满 8-10 学分的大学英语课程,课程设置及要求参照各院(部)对专业人才英语能力培养方案执行。普通类和术科类大学英语课程名称及学分分配参见表 1,并为创新类大学英语课程名称及学分分配提供参考。
表 1 大学英语分类教学过程中各学期课程名称及学分分配分类
总学分 | 秋季学期 | 春季学期 | 春/秋学期 |
---|---|---|---|
普通类 | 6" | 《大学英语读写 1》4 学分 | 《大学英语读写 2》2 学分 |
术科类 | 6 | 《综合英语 1》4 学分 | 《综合英语 2》2 学分 |
创新类 | 8-10 | 《创新英语 1》4-5 学分 | 《创新英语 2》4-5 学分 |
普通类与术科类大学英语课程在秋季学期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为主要内容,帮助学生了解多元文化,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意识与能力,培养学生不同层级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春季学期则着重提高学生不同层次的英语能力与思维能力,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同时增强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创新类大学英语课程仅面向创新类学生开设,着重培养学生的专门用途英语能力,为提升学生的专业胜任力与学科水平提供英语支持,提升学术英语听说与读写的能力。
三、教学安排
(一)申请免修制
- 秋季学期大学英语申请免修条件
自 2024 级起,学生满足下列条件之一:托福成绩 80 分(且单项分数不低于19.5 分)或雅思成绩 6.0 分(且单项分数不低于 5.5 分)以上(成绩按折算成百分数后×1.2 计算);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成绩为 497 分(且单项分数不低于 70%)或大学英语六级考试成绩为425分(且单项分数不低于 60%)以上(成绩按折算成百分数后×1.1 计算);普通类学生参加东北师范大学秋季期初英语水平测试(普通类)成绩为 75 分(包括75 分)以上(成绩按百分数×1.1 计算);术科类学生参加东北师范大学秋季期初英语水平测试(术科类)成绩为75 分(包括 75 分)以上(成绩按百分数×1.1 计算)。
- 春季学期大学英语申请免修条件
自 2024 级起,学生满足下列条件之一:托福成绩 90 分(且单项分数不低于21 分)或雅思成绩 6.5 分(且单项分数不低于 6 分)以上的学生(成绩按折算成百分数后×1.2 计算);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成绩为 533 分(且单项分数不低于 75%)或大学英语六级考试成绩为497分(且单项分数不低于 70%)以上(成绩按折算成百分数后×1.1 计算);普通类学生参加东北师范大学春季期初英语水平测试(普通类)成绩为 80 分(包括80 分)以上(成绩按百分数×1.1 计算);术科类学生参加东北师范大学春季期初英语水平测试(术科类)成绩为80 分(包括 80 分)以上(成绩按百分数×1.1 计算)。
- 秋季学期与春季学期大学英语免修不可互通。
(二)各类各级大学英语教学安排
- 普通类
(1)A 级
普通类 A 级秋季学期实施申请免修制,参见秋季学期大学英语申请免修条件。符合申请免修条件的学生可自愿申请免修秋季学期大学英语课程;不申请免修或未成功申请免修的普通类 A 级学生编入普通类 B 级班级学习。
普通类 A 级春季学期实施申请免修制和学分兑换制二选一。申请免修条件参见春季学期大学英语申请免修条件。学分兑换依据《东北师范大学本科生学科竞赛项目表》中认定的英语学科竞赛获奖奖项,纳入校级英语学科竞赛项目,根据获奖级别和名次确定分数。竞赛项目可依据当年赛事举办情况更新与调整,外国语学院大学外语系有最终解释权(参考附录1)。未成功申请免修春季学期大学英语课程也未成功兑换学分的普通类A 级学生编入普通类 B 级班级学习。
(2)B 级
普通类 B 级在大一秋季学期必修大学英语语言基础模块课程《大学英语读写1》和智能平台支持的教师引导式大学英语个性化自主学习模块《智能平台个性化自主学习1》,在春季学期必修《大学英语读写 2》和《智能平台个性化自主学习 2》。课程列表详见表2。
表 2 大学英语通识必修课程列表
性质 | 课程模块 | 课程名称 | 课程编码 | 学分 | 周学时 | 开课学期 |
---|---|---|---|---|---|---|
语言基础模块 | 普通类 | 大学英语读写 1 | 1151671995001 | 4 | 4 | 秋季 |
语言基础模块 | 普通类 | 大学英语读写 2 | 1151671995002 | 2 | 2 | 春季 |
语言基础模块 | 术科类 | 综合英语 | 术科类 | 综合英语 1 | 1151671995003 | 4 |
语言基础模块 | 术科类 | 综合英语 2 | 1151671995004 | 2 | 2 | 春季 |
语言基础模块 | 创新类 | 创新英语 1 | 学院定制 | 4-5 | 4-5 | 秋季 |
语言基础模块 | 创新类 | 创新英语 2 | 学院定制 | 4-5 | 4-5 | 春季 |
学科英语拓展模块 | 创新类 | 学科英语 | 学院定制 | 0-2 | 2 | 春/秋 |
自主学习模块 | 普通类/术科类 | 智能平台个性化自主学习 1 | 待定 | 0 | 2 | 秋季 |
自主学习模块 | 普通类/术科类 | 智能平台个性化自主学习 2 | 待定 | 0 | 1 | 春季 |
普通类 B 级可在满足春季学期大学英语申请免修条件情况下自愿申请免修《大学英语读写 2》和《智能平台个性化自主学习 2》,未成功申请免修的学生继续在原级别班级学习。
(3)C 级
普通类 C 级在秋季学期与春季学期的必修课程与普通类 B 级相同。普通类C 级春季学期大学英语免修条件同普通类 B 级,未成功申请免修的学生继续在原级别班级学习。
- 术科类
(1)A 级
术科类 A 级秋季学期实施申请免修制,参见秋季学期大学英语申请免修条件。符合申请免修条件的学生可自愿申请免修秋季学期大学英语课程;不申请免修或未成功申请免修的术科类 A 级学生则编入术科类 B 级班级学习。
术科类 A 级春季学期实施申请免修制和学分兑换制二选一。申请免修条件参见春季学期大学英语申请免修条件。学分兑换依据当年《东北师范大学本科生学科竞赛项目表》及《外国语学院学科竞赛类学分认定项目表》中认定的英语学科竞赛获奖奖项,纳入校级英语学科竞赛项目,根据获奖级别和名次确定分数。竞赛项目可依据当年赛事举办情况更新与调整,外国语学院大学外语系有最终解释权(参考附录 1)。未成功申请免修春季学期大学英语课程也未成功兑换学分的术科类 A 级学生编入术科类 B 级班级学习。
(2)B 级
术科类 B 级在大一秋季学期必修大学英语语言基础模块课程《综合英语1》和智能平台支持的教师引导式大学英语个性化自主学习模块《智能平台个性化自主学习1》,在春季学期必修《综合英语 2》和《智能平台个性化自主学习 2》。课程列表详见表2。术科类B级可在满足春季学期大学英语申请免修条件情况下自愿申请免修《综合英语2》和《智能平台个性化自主学习 2》,未成功申请免修的学生继续在原级别班级学习。
(3)C 级
术科类 C 级在秋季学期与春季学期的必修课程与术科类 B 级相同。术科类C 级春季学期大学英语免修条件同术科类 B 级,未成功申请免修的学生继续在原级别班级学习。
- 创新类
应双一流学科建设要求,经所在学院(部)选拔的学生可编入创新类班级,进行拔尖创新人才英语培养。创新类学生不分级、不可申请免修,必修大学英语语言基础模块课程《创新英语 1》和《创新英语 2》,具体教学内容体现各学院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并适当要求智能平台个性化自主学习。根据各学院(部)学科人才英语能力提升的具体要求,第三学期可以大学外语系与学院(部)专业教师合作授课的方式,开设学科英语拓展模块课程《学科英语》,以学科学术听说与学术写作工作坊为主要教学模式。
(三)人文与艺术类(外语)通识教育选修课程设置
根据《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20 版)的课程设置总体框架要求,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内容可分为通用英语、专门用途英语和跨文化交际三个部分,由此形成相应的三大类课程。据此,大学外语系为了帮助学生了解中外差异、培养跨文化意识、提高社会语言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开设以下通识教育选修课,列入东北师范大学人文与艺术类通识教育选修课之内,以供普通类、术科类和创新类同学选修。同时,大学外语系为了帮助学生掌握第二外语,开设第二外语模块。详见表 3。
表 3 人文与艺术类(外语)通识教育选修课程列表
课程模块 | 课程名称 | 课程编码 | 学分 | 周学时 | 开课学期 |
---|---|---|---|---|---|
语言能力提高模块 | 实用交际英语口语 | 1151672015005 | 2 | 2 | 春/秋 |
语言能力提高模块 | 高级英语听说 | 1151672011006 | 2 | 2 | 春/秋 |
语言能力提高模块 | 演讲与陈述 | 1151672015007 | 2 | 2 | 春/秋 |
语言能力提高模块 | 演讲与辩论 | 1151672015008 | 2 | 2 | 春/秋 |
语言能力提高模块 | 英语应用文写作 | 1151672015009 | 2 | 2 | 春/秋 |
语言能力提高模块 | 高级英语写作 | 1151672015010 | 2 | 2 | 春/秋 |
语言能力提高模块 | 英美报刊选读 | 1151672015011 | 2 | 2 | 春/秋 |
语言能力提高模块 | 新闻英语 | 1151672015050 | 2 | 2 | 春/秋 |
语言能力提高模块 | 实用英语口笔译 | 1151672015012 | 2 | 2 | 春/秋 |
语言能力提高模块 | 四级考试听力专项辅导 | 1151672015019 | 2 | 2 | 春/秋 |
语言能力提高模块 | 四级考试口语专项辅导 | 1151672015020 | 2 | 2 | 春/秋 |
语言能力提高模块 | 四级考试阅读专项辅导 | 1151672015021 | 2 | 2 | 春/秋 |
语言能力提高模块 | 四级考试翻译与写作专项辅导 | 1151672015022 | 2 | 2 | 春/秋 |
语言能力提高模块 | 六级考试专项辅导 | 1151672015023 | 2 | 2 | 春/秋 |
语言能力提高模块 | 四级考试技巧与训练 | 1151672015024 | 2 | 2 | 春/秋 |
语言能力提高模块 | 六级考试技巧与训练 | 1151672015025 | 2 | 2 | 春/秋 |
通用学术英语模块 | 学术英语阅读 | 1151672015026 | 2 | 2 | 春/秋 |
通用学术英语模块 | 学术英语听说 | 1151672015027 | 2 | 2 | 春/秋 |
通用学术英语模块 | 学术英语写作 | 1151672015028 | 2 | 2 | 春/秋 |
通用学术英语模块 | 学术英语(综合) | 1151672015029 | 2 | 2 | 春/秋 |
通用学术英语模块 | 学术英语(社会科学) | 1151672015030 | 2 | 2 | 春/秋 |
通用学术英语模块 | 学术英语(文史哲) | 1151672015031 | 2 | 2 | 春/秋 |
通用学术英语模块 | 学术英语(管理科学) | 1151672015032 | 2 | 2 | 春/秋 |
通用学术英语模块 | 学术英语(科学技术) | 1151672015033 | 2 | 2 | 春/秋 |
跨语言文化交际模块 | 商务英语交流 | 1151672015034 | 2 | 2 | 春/秋 |
跨语言文化交际模块 | 国际商务礼仪 | 1151672011035 | 2 | 2 | 春/秋 |
跨语言文化交际模块 | 英美文化概况 | 1151672015036 | 2 | 2 | 春/秋 |
跨语言文化交际模块 | 跨文化交际 | 1151672011037 | 2 | 2 | 春/秋 |
跨语言文化交际模块 | 跨文化交际技巧 | 1151672015038 | 2 | 2 | 春/秋 |
跨语言文化交际模块 | 英语影视鉴赏 | 1151672015039 | 2 | 2 | 春/秋 |
跨语言文化交际模块 | 希腊神话与圣经故事 | 1151672011040 | 2 | 2 | 春/秋 |
跨语言文化交际模块 | 中国文化概况 | 1151672015041 | 2 | 2 | 春/秋 |
跨语言文化交际模块 | 中国文化英语阅读 | 1151672015042 | 2 | 2 | 春/秋 |
跨语言文化交际模块 | 英美文学选读 | 1151672011043 | 2 | 2 | 春/秋 |
跨语言文化交际模块 | 英美现当代小说赏析 | 1151672015044 | 2 | 2 | 春/秋 |
跨语言文化交际模块 | 文学翻译赏鉴 | 1151672015045 | 2 | 2 | 春/秋 |
第二外语模块 | 基础日语 I | 1151222020138 | 2 | 2 | 秋季 |
第二外语模块 | 基础日语 II | 1151671995047 | 2 | 2 | 春季 |
第二外语模块 | 基础西班牙语 I | 申请新开 | 2 | 2 | 秋季 |
第二外语模块 | 基础西班牙语 II | 申请新开 | 2 | 2 | 春季 |
四、评价考核
(一)《大学英语读写 1》和《大学英语读写 2》的课程评价
- 终结性评价(占课程总成绩 40%)
普通类学生参加东北师范大学期末英语水平测试(普通类),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40%。
- 过程性评价(占课程总成绩 60%)
过程性评价占课程总成绩的 60%,其中包括平时成绩 30%(其中包括:出席、课堂表现及英语实践共 20%,iWrite 写作任务 10%)、Utalk 听说任务 10%、期中测试10%、期末口试 10%,一共四个部分。普通类 B 级和 C 级学生在表 2 要求的课程模块学习中,须参加所有过程性学习任务和考核。
- 特别说明
在《大学英语读写 2》开设的春季学期,普通类 B 级和 C 级学生在东北师范大学期末英语水平测试(普通类)中卷面成绩不及格(低于 60 分)时,本次成绩不折合计入课程总成绩。不及格者可选择重修《大学英语读写 2》,或申请保留原有过程性评价成绩、只参加后续东北师范大学英语水平测试(普通类),两者限选其一。
(二)《综合英语 1》和《综合英语 2》的课程评价
- 终结性评价(占课程总成绩 40%)
术科类学生参加东北师范大学期末英语水平测试(术科类),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40%。
- 过程性评价(占课程总成绩 60%)
过程性评价占课程总成绩的 60%,包括平时成绩 30%(其中包括:出席、课堂表现及英语实践共 20%、iWrite 写作任务 10%)、Utalk 听说任务 10%、期中测试10%、技能训练10%,一共四个部分。术科类 B 级和 C 级学生在表 2 要求的课程模块学习中,须参加所有过程性学习任务和考核。
- 特别说明
在《综合英语 2》开设的春季学期,术科类 B 级和 C 级学生在东北师范大学期末英语水平测试(术科类)中卷面成绩不及格(低于 60 分)时,本次成绩不折合计入课程总成绩。不及格者可选择重修《综合英语 2》,或申请保留原有过程性评价成绩、只参加后续东北师范大学英语水平测试(术科类),两者限选其一。
(三)《智能平台个性化自主学习 1》和《智能平台个性化自主学习 2》的课程评价
在创新类学生的评价中,体现“外语+”的特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考核:
- 终结性评价(占课程总成绩 50%)
创新类学生须参加东北师范大学创新英语测试(听读写)(75%)和创新英语测试(口试)(25%)。两部分的考核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 50%。
- 过程性评价(占课程总成绩 50%)
过程性评价为平时成绩,包括作业和平时考查,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 50%。
(四)《学科英语》的课程评价(仅供参考)
在创新类学生的评价中,学科英语能力的考核主要体现在《学科英语》课程中。包括:
- 学科学术口语考核(占课程成绩 50%)
考核内容为英语学术课题汇报,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 50%。
- 学科学术写作考核(占课程成绩 50%)
考核内容为英语学术写作报告,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 50%。
附录 1 外国语学院大学外语系学科竞赛认证名录(仅供参考)名录
“外研社·国才杯”“理解当代中国”全国大学生外语能力大赛(英语演讲、英语辩论、英语写作、英语阅读)
“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学生跨文化能力大赛
“21 世纪杯”全国英语演讲比赛
iCAN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互联网英语听说挑战赛
“中译国青杯”联合国文件翻译大赛
东北师范大学中英双语授课大赛
东北师范大学英语演讲大赛
上海外语口译(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