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学院介绍
学院简介
音乐学院前身为东北大学鲁迅文艺学院音乐系,创建于 1946 年,2002 年撤系建院。经过七十余年的发展,学院现已成为具有博士、硕士、本科三个办学层次,有基础理论部、音乐学系、声乐系、钢琴系、作曲系、舞蹈系、流行音乐系、管弦系、艺术研究中心、音乐教育研究所、卓越基础教育教师培养实验区、省级音乐与舞蹈实验教学中心、音乐与舞蹈学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等教学和科研单位的综合性办学实体。
学院具有一流的办学条件和教学环境,教学楼总建筑面积 1.59 万平方米。设有 1 个音乐厅,1 个黑匣子多功能厅,30 余个综合型多功能实践教室,包括室内乐、合唱、民乐、管弦乐排练室、声乐综合实践厅、MIDI 录音教室、流行音乐演绎教室、多声道音乐实验室双钢琴、现代乐器和电声乐器演奏教室、电脑音乐教室、专业录音棚、多功能录播实验室电子钢琴教室、微格教室、多媒体教室、舞蹈基本功教室、舞蹈体能训练室等。此外,学院还设有教师及学生琴房 200 余间,为教学实践活动提供支持。
师资力量
学院拥有一支力量雄厚、水平较高的教学科研队伍。在 60 名专任教师中,有教授 16 名(含博士生导师 9 名),副教授 22 名。另外,学院还聘有“东师学者”讲座教授 9 名,名誉教授、客座教授和兼职教授 36 名。
学院教师科研成果显著,近十年,先后承担国家级项目 23 项,省部级项目 55 项;在国家级、cSSCI 级以上重点刊物发表学术论文 300 余篇;出版专著、教材 39 部。学院先后成功承办了第六届亚冬会开幕式文艺演出,第五届“珠江钢琴”全国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大学生基本功比赛,教育部“国培计划”——中小学艺术骨干教师培训项目,国家汉办委托赴美国、葡萄牙、西班牙、韩国孔子学院演出,第 29 届世界音乐教育大会,第三届东北亚国际钢琴节,“春城乐语·东师心声”系列音乐会,吉林省市民文化节,全国普通高校舞蹈精品课程教学研讨会、教育部学校体育艺术教育工作专题研讨班(第十六期)、全国首届普通高等学校音乐教育专业教师基本功展示活动、新时代·新格局·新突破:“中俄音乐教师教育的改革与展望”学术研讨会、全国艺术硕士研究生舞蹈领域培养院校作品展演等国际、国家、省级活动 40 余次,学院舞蹈系于 2017 年、2019 年两次受邀赴国家大剧院举办了“从心而来——多题材原创舞蹈作品”专场演出和大型民族舞剧《浮生》的专场演出,以上成绩使音乐学院在国内高师院校中声名显赫,赞誉远播。
学科建设
学院现有音乐与舞蹈学一级学科博士点,下设音乐教育、当代音乐文化研究、音乐表演艺术论、舞蹈艺术理论、舞蹈教育等 5 个研究方向;有艺术学、音乐与舞蹈学、艺术学理论 3 个省级优势特色学科,有课程与教学论、艺术学理论、音乐学、舞蹈学 4 个二级学科硕士点,有教育硕士、艺术硕士 2 个专业学位硕士点;音乐学、舞蹈编导 2 个本科专业。
人才培养
学院根据社会需求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大力推进实践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学院师生在历届教育部“珠江杯”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本科专业学生基本功比赛、中国音乐金钟奖、全国 CCTV 舞蹈大赛、全国“桃李杯”舞蹈教育教学成果展示、全国舞蹈比赛、中国舞蹈“荷花奖”舞蹈大赛、CCTV 青年歌手电视大赛等国内外大型比赛中,共获国际级奖 8 项、国家级奖 80 项、省部级奖 92 项。
学院自 1946 年成立,历经几代人的努力,不断地发展壮大。先后有萧军、吕骥、陈汝翼、向隅、瞿维、寄明、马可、董清才、王恩显、朱之谦、尚德义、王肯等一大批国内有影响的音乐家在院担任教学或领导工作,为学院建设发展做出了贡献。
七十余年来,学院为国家培养了 4000 多名毕业生,扎实的专业基础、突出的实践能力和良好的社会声誉使学院毕业生得到了用人单位的充分认可,近年来本科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 95% 以上。他们遍布全国各地,为我国音乐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联系方式
地址: 吉林省长春市净月大街 2555 号
邮政编码: 130117
邮箱: yyxyc@nenu.edu.cn
电话: (86-431)-84536270
音乐学院 联系方式
- 姓名: 音乐学院
- 电话: 0431-84536270
- 网站: https://music.nenu.edu.cn/
- 邮箱: yyxy@nenu.edu.cn
- 组织: 东北师范大学
- 地址: 吉林省长春市净月大街 2555 号
- 邮编: 130117
来源: 2023 年本科招生指南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