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幕共享”诈骗
原创2025/7/10大约 2 分钟约 578 字
警告
切勿与任何人共享屏幕,尤其不要在他人“指导”下开启此功能,这是保护个人信息和财产安全的底线。
诈骗分子可通过快递、网购等渠道泄露的个人信息,获取您的姓名、电话甚至学校,并以此冒充招生办老师、辅导员或平台客服等官方人员。
随后,他们会以“指导您操作”、“解决账户问题”等为由,要求您开启“屏幕共享”功能。
一旦共享开启,您手机上显示的一切内容(包括弹出的短信验证码、输入的密码)都将实时暴露给对方。诈骗分子会立即触发转账或登录操作,从而窃取屏幕上显示的验证码,直接盗取您的资金或账户。
骗术的核心是对方引导完成一些实际上没什么用的操作,当您的注意力被骗子引导高度集中于完成核实任务并真的在核对时,极易忽略收到的验证码短信的具体内容,从而在无意中配合了对方的盗窃行为。尽管 2025 年下绝大部分手机系统都会在屏幕共享时自动开启勿扰模式隐藏通知,但风险依然存在,切不可掉以轻心。
真实案例:防不胜防的“客服”
不要低估此类骗局的迷惑性。
例如,诈骗分子获取您在某电商平台的购物信息后,会冒充平台客服联系您,并准确说出您的姓名、学校及订单详情,声称您的“学生认证”出现问题需要配合处理。
在对方引导下,您可能会完成一系列看似完全正常的“认证”流程。在这个过程中,您的戒备心会逐渐降低,注意力会从“防范诈骗”完全转移到“如何完成认证操作”上。
此时,一旦对方要求您共享屏幕以“指导”最后一步,您将很难再去仔细甄别屏幕上弹出的验证码究竟是用于“学生认证”,还是用于“银行转账”。